×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长寿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文字解读

日期:2022-09-22

解读部门:重庆市长寿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2年8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印发重庆市长寿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长寿府发〔2022〕53号)(以下简称《实施计划》),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十三五”时期,长寿区全民健身工作蓬勃发展,市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1.52%,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增加,体育组织活力显著增强,全民健身整体水平位居重庆前列,与长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市民健身需求相匹配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为新周期《实施计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殷切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提出,要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建成体育强国”明确写进了2035年远景目标。这些都为《实施计划》的编制指明了方向。

2021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节点有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2022年3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2〕20号)为贯彻落实好相关文件,推动长寿区全民健身事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经政府同意,结合长寿区全民健身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计划》。

二、目标任务

《实施计划》的目标任务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到2025年,我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全区居民科学健身素养不断增强,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体质持续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4%,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平方米,努力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三、适用范围

《实施计划》为普惠性政策,适用对象群体为长寿辖区内所有市民。

四、主要内容

《实施计划》共3部分,提出了总体要求、9项主要任务和5项保障措施。

部分,九项主要任务。

序号

主要任务

工作内容

1

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实现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

2

打造多元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重点打造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长寿湖国际皮划艇赛、环长寿湖国际马拉松赛、环长寿湖国际自行车赛,培育优化重庆市龙舟公开赛等一批赛事活动,力争举办国际方程式赛车比赛,建成市级以上户外运动品牌赛事1个。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市民运动会、社区运动会、新年登高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日”、市“全民健身月”等主题活动。大力发展三大球、三小球、路跑、水上运动、自行车、棋牌、武术等运动项目,鼓励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推广普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

加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

探索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新模式。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以上,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5名。

4

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不断壮大体育社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完善自发型体育组织内部治理框架,引导民间健身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

5

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

落实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工作,支持老年人健身组织发展,加大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结合农民丰收节开展农民赛事活动,鼓励妇女积极参加健身操舞等健身活动。

6

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我市“一区两群”区域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及我区“两地一城”建设需求,构建长寿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7

推动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8

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移动互联网平台、社区宣传栏等媒介渠道,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健身强体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弘扬体育精神,传承长寿体育文化,发挥全民健身活动在建设体育强区和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中的基础性作用。

9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强成渝两地体育文化活动交流,深化成渝地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合作,推进“共同办赛”“共享健身”。开发成渝线上马拉松、铁人三项赛,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两地交流赛等。

部分,项保障措施。

序号

保障措施

主要内容

1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区各级政府工作责任,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全民健身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2

强化安全措施

建立全民健身风险防范与应对体系,完善赛事熔断机制和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确保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保障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与开放安全。

3

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自我培育、外部引进、定点输送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复合型、管理型、技术型、专精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体育专业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构建全社会多主体联合参与的人才培养格局。

4

提供智能服务

支持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体育新业态发展。积极接入重庆体育公共服务平台、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等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体育资源互联互通。支持智慧体育社区、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逐步构建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长寿体育云生态”。

五、核心政策问答

问1:《实施计划》编制依据?

答1: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印发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2〕20号),制定本实施计划。

问2:《实施计划》与之前文件有何差异?

答2:《实施计划》与之前相关文件的不同之处在于:

首先,是工作思路有所创新,即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创新发展,注重补短板,注重抓细节,注重抓落实,注重丰台特色。

其次,是工作理念有所创新,即突破以往重点抓体育设施和举办赛事(活动)的数量指标,而《实施计划》更加突出在数量的基础上追求更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让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方便性和满意度。

再次,是工作内容有所创新,即优化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和提高体育设施使用效率;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素养和提高科学健身指导质量;发展市民身边体育健身组织和推进体育健身组织自治进程;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全民健身;启动青少年体育促进工程、推动老年人体育幸福工程、重视特殊人群的关爱工程;深化体卫、体旅、体教融合发展;推进全民健身智慧服务;设立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和推动全民健身交流学习;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和打造体育消费亮点等。

3:《实施计划》编制的总体考虑有哪些?

3:《实施计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长寿区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按照“一个坚持,个重点”的基本思路,重点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核心指向和思想内涵上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实施计划》的编制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积极回应百姓需求放在首位,每一项任务目标的确定都与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满足感的实事挂钩,推动各项工作下沉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重点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均衡发展。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解决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布局不优、载体不新、质量不高、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实施计划》的编制重点关注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参与度、增强可及性,不断补短板、强弱项,促进长寿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人群均衡协调发展,形成了系统化、整体性的部署安排。

(三)重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实施计划》的编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长寿区全民健身状况调查结果,重点关注老百姓反映的突出问题,如体育组织、体育赛事活动还需不断向基层下沉,群众使用健身场地设施的便利性还有待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仍需进一步普及,全民健身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四)重点落实国家市级任务要求。在起草过程中,注重贯彻国家对于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部署要求,秉承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一体化(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四大发展理念,保证国家市级各项任务目标的贯彻落实,在丰富完善发展战略、继续把“六个身边”工程作为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主抓手的基础上,体现“任务目标下沉基层”要求,做到能检查、易评估、可考核。

4:《实施计划》编制中聚焦了哪些问题?

4:《实施计划》重点聚焦破解群众最关心的4方面问题:

(一)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随着运动健身成为一种时尚、新兴的生活方式,群众“健身难”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健身难”问题既是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体育强市的基础,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因此,《实施计划》从补齐场地设施短板、整合各类健身资源、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引入智能化手段等方面入手,聚焦群众“健身难”问题的解决。

(二)破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问题。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长寿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确立。但是,还存在区域之间、人群之间、项目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实施计划》立足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着力引导优质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向基层下沉,推动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实现均衡发展。

(三)破解全民健身的活力与创新不足问题。随着全民健身热度的持续提升,群众体育工作的边界不断被拓展,以往依靠建设施、办赛事、政策补贴的传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在于活力和创新力的不断激发。因此《实施计划》提出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制定办赛指南、评估定级等方式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激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等多元群体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四)破解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健康健身新需求的问题。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健康基础,新时代群众对于健康和健身的需求不断升级,对场地设施、健身组织、活动形式等基础配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全民健身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基层社区治理等方面作用给予了更多关注。因此,《实施计划》的编制对焦群众对健身健康的新需求,通过加强政策支撑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充分调动群众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能动性,保障群众健身新需求的持续满足。

问5:《实施计划》提到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0分钟公共健身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补短板”工程等专业词汇有什么具体含义。

答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的数量。

10分钟公共健身圈: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0分钟范围内,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参与体育健身的基本需要,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所形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以政府为供给主体,政府、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企业等组织为生产主体的供给体系;以场地设施、健身指导、体育培训、竞赛活动、体育信息、体质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体系;以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体系;以绩效评估和监督反馈为保障的管理运行体系;以覆盖全社会为目标的服务对象体系。

“补短板”工程: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十四五”期间有关部门支持引导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齐公共健身设施短板的工程,中央资金支持的项目包括:《“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彩票公益金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以及群众滑冰场、小型健身中心等公共健身设施。

六、专家视角

重庆市长寿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刘智勇表示,《实施计划》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而制定的群众体育发展计划是“十四五”时期长寿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指南,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力点,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的动力源,是激活体育消费的“金钥匙是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等多重价值及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创新,以人民为中心,就着力破解当前困扰全民健身发展的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对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开展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加快体育强区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打造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具有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