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217500956438/2022-00062 [ 发文字号 ] 长寿府发〔2022〕53号
[ 主题分类 ] 体育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长寿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8-19 [ 发布日期 ] 2022-09-07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长寿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日期:2022-09-07

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长寿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2022819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长寿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市民高品质体育生活需求,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印发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220号),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开展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加快体育强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打造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2025年,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居民科学健身素养不断增强,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体质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4%;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平方米。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推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加快推进“金角银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老旧厂房、桥下空间、滩涂码头、江畔水岸等建设中小型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场馆、骑行漫道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有序推动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改造,优化提升服务效能;继续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新建一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健身广场、智慧健身路径、市民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实现、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新建体育公园2个、健身步道26公里、全民健身中心1个、社会足球场8片。(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发展改革委、规划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委、城市管理局、农业农村委、乡村振兴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打造多元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推动我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打造,进一步推动“一地一品”向“一地多品”转化提升。重点打造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长寿湖国际皮划艇赛、环长寿湖国际马拉松赛、环长寿湖国际自行车赛,培育优化重庆市龙舟公开赛等一批赛事活动力争举办国际方程式赛车比赛,建成市级以上户外运动品牌赛事1个。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市民运动会、社区运动会、新年登高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日”、市“全民健身月”等主题活动。大力发展三大球、三小球、路跑、水上运动、自行车、棋牌、武术等运动项目,鼓励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推广普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区委统战部教委、农业农村委、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加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探索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新模式。推进体育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建立居民健康素质档案。支持区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健身项目培训、讲座和展示推广等活动,鼓励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参与编写全民健身科普读物、录制教学短视频等开展健身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全民健身站点为市民提供科学健身方案或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推广运动项目业余等级制度,探索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服务站点,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与使用,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六进”活动。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培训工作,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以上,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5(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不断壮大体育社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完善自发型体育组织内部治理框架,引导民间健身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完善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点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区育总会向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村(社区)。优化体育社会组织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民政局,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落实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工作,大力举办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推进落实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强化对青少年肥胖、近视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开发提升学龄前儿童健康素质的亲子体育游戏,推广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健身设施设备。支持老年人健身组织发展,加快提升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开展老年人线上健身、健身器械使用指导和健身知识宣讲活动,举办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大力推进无障碍健身设施的研发和使用,加大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加强残疾人健身服务站点建设,定期举办残疾人运动会。进一步丰富妇女、农民等人群的健身活动。(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教委、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一区两群”区域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及我区“两地一城”建设需求,构建长寿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体育消费粘性,深入挖掘体育消费新增长点,完善体育消费长效增长机制,搭建体育产业融资平台,扩大全体育消费规模。发挥各类体育服务移动平台的线上需求对接功能,拓展体育服务场景。(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发展改革委、商务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七)推动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强化运动技能培训,支持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指导青少年体育活动,推动建立“学校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协作”的青少年体育联动发展模式。(责任单位:教委、文化旅游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完善居民健康协同评估机制,加强体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康复机构、保健机构的资源共享和数据对接,结合慢性病防治,推广改善体质、健康养生的科学健身活动。(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培育体育旅游综合体,搭建体育旅游资源共享平台,打造一批种类多样、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体育旅游综合体。(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八)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移动互联网平台、社区宣传栏等媒介渠道,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健身强体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弘扬体育精神,传承长寿体育文化,发挥全民健身活动在建设体育强和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中的基础性作用。(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委宣传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九)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成渝两地体育文化活动交流,深化成渝地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合作,推进“共同办赛”“共享健身”。开发成渝线上马拉松、铁人三项赛,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两地交流赛等。(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各级政府工作责任,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全民健身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二)强化安全措施。建立全民健身风险防范与应对体系,完善赛事熔断机制和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确保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保障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与开放安全。

(三)加强队伍建设通过自我培育、外部引进、定点输送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复合型、管理型、技术型、专精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体育专业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构建全社会多主体联合参与的人才培养格局。

    (四)提供智能服务。支持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体育新业态发展。积极接入重庆体育公共服务平台、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等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体育资源互联互通。支持智慧体育社区、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逐步构建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长寿体育云生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