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街镇

重庆长寿:“共”字当头,筑牢社区城市治理共同体根基

日期:2025-09-18

“我们楼下一楼把绿化带改成菜地,还搭了雨棚,这种是不是你们管?”“垃圾分类桶只有两种,而且没有洗手的地方,能否解决?”

在8月15日举行的菩提街道菩提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上,长寿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直面二十余名居民代表接连抛出的问题,逐一解答。这场民心会,在“政府配菜”到“居民点单”的转变中,折射的只是长寿区构建社区城市治理共同体的一个缩影。

根据2025年度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全市将围绕“加快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这个总目标,抓实社区城市治理共同体等5件要事。对此,长寿区在城市治理进社区基础上培育以“共识、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新风,不断探索社区城市治理共同体的新路径。

共识为先,绘就治理“同心圆”

为破解“政府干、群众看”困局,长寿区转变思路,将构建“共识”作为首要环节。通过“城市治理进校园”“社区议事厅”“居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主动向市民汇报工作、解释政策、听取意见,让城市治理的法规、政策和初衷为群众所理解、所认同。例如,针对流动商贩管理问题,不再是一味驱赶,而是通过联合社区召开座谈会,划定10个规范便民摊区(1378个摊点)、22个默认点摊区(689个摊点),引导规范经营,寻求城市“面子”与民生“里子”的平衡点,这种基于充分沟通达成的共识,为后续的共治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建为基,搭建共治“联动桥”

共识是前提,共建为基础,推动共治才是关键。此前,长寿区依托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建立起“一格三巡”和“随手拍”快速响应机制,在“长寿数字城管”公众号上开辟问题上报专用通道。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随手拍”共上报有效问题4119件,已处置3289件。“为凝聚基层合力,我们在‘随手拍’基础上迭代升级2.0版本‘顺手为’,即随手拍又顺手做。”长寿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诸如违规占道堆放、违规占道经营、乱晾晒等细微问题,如果能主动当场解决,可获得一定的精神或物质鼓励,这种“顺手共治”的模式将大大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和温度。同时,该局积极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和平台,针对天工睿城“老大难”问题,横向整合13个部门及执法力量,纵向建立“区街社”三级联动机制,在长寿区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统筹下,实行“组团式”执法,通过6个月的集中攻坚整治,根本性扭转了该小区周边市容和交通秩序。

共享为本,提升民生“获得感”

共享是共同体建设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归宿。长寿区创新引导林庄小苑、凤亭苑等10余个老旧小区通过构建“居民优先+对外收费”收益共享模式,探索形成老旧社区小微停车场自治模式反哺推动更大范围的社区自治,成功破解停车难题;通过依托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联合社区、街道、部门等多方共商改造的“桃东消防应急广场”成为网红新打卡点,“桃西雅图”桥下空间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好去处;通过民主协商成功加装电梯的老楼住户享受到了出行便利……

“环境变美了,心情舒畅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渡中路社区居民陈大爷的笑容,是对长寿社区城市治理共同体工作的最好肯定。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进一步激发了居民持续参与治理的热情。

“构建社区城市治理共同体,‘共’是关键字,更是金钥匙。它要求我们要更多地履行好引导、协调、激励、服务的职责。”长寿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社区城市治理共同体全域导图下,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园展示窗口,让‘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