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教师节 | 致敬警营里特殊的“园丁” 守护平安的“幕后教头”
王童,重庆市长寿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二大队副教导员、警务技战术教官。他以十年为尺,在平凡的教官岗位上镌刻不凡,他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用每一个标准动作、每一次战术拆解,为全局民、辅警筑起安全防线,让“实战致胜”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从“零”破局,锻造专业教官“尖刀班”十年前,王童接手教育训练工作时,面对的是“无成型队伍、无成熟体系”的双重空白,为培养出一支“懂实战、会教学、能攻坚”的专业教官队伍,他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探索之路。十年间,他以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为基石,以“传帮带”的耐心为纽带,手把手培养每一位潜力学员:从课程设计到实战演示,从理论讲解到技能纠错,他将自己所学、所感、所思的教育培训经验毫无保留地倾授。至今,区局教官团队已逐渐发展为由7名持证民警教官与7名辅警教官共同组建的队伍,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质的飞跃,十年间累计授课超600堂,培训民警、辅警突破10000人次。
突破警训瓶颈,温情护航“有温度”
为增强区局公安队伍战斗力,提升全局民、辅警的综合体能素质和实战能力,王童紧扣新时代警务实战和体能训练要求,创新推行体能“三色预警”机制——根据民、辅警体能基础分级分类,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动态跟踪进度。面对体能板块薄弱的民、辅警,王童带领教官团队充当“陪练员”,每天晚上守在健身房“打卡式”训练:从热身运动、动作指导到强度调整,从呼吸节奏把控到伤病预防提醒,教官团队事无巨细、全程跟进;遇到学习吃力的民、辅警,他从无半句苛责,反而主动“开小灶”,利用课余时间,陪着梳理理论难点,手把手纠正动作偏差,从用语规范、举止规范、执勤规范等多个层面进行细致讲解,确保每一位学员都“不掉队、有收获”。在这一机制推动下,不少民警实现了“蜕变”。通过针对性训练,有的学员成功减重,不仅体重回归正常范围,精神面貌与实战耐力也大幅提升。有的学员将培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执法当中,逐步熟练掌握安全意识、处置流程、技战动作、处置技巧等处置技能,反应速度和协同配合能力大幅提升。学员们从“被动参训”转变为“主动练技”,在队伍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训练氛围。
紧跟实战需求,创新破解执法“痛点”
“注意警戒!嫌疑人可能携带凶器,一定保持安全距离!”在模拟出警培训过程中,王童带领学员不断践行“训练内容必须跟着实战需求走”的理念。他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认为脱离实战的训练如同“纸上谈兵”,唯有让训练内容与实战需求同频共振,才能锻造出能打胜仗的公安铁军。为摸清一线执法的“堵点难点”,王童曾多次深入派出所、执勤点,与基层民警“面对面”交流调研,共同参与执法勤务,收集近年来典型案例,记录下每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从现场处置的话术技巧,到证据固定的规范流程,再到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王童将调研结果转化为标准化训练课程,定制了《一线执法常见问题应对》《执法风险防范技巧》等课程,内容直击痛点、干货满满。这些课程投入培训后,迅速解决了民警执法中的诸多困惑,让执法行为更规范、更自信,大大提升了民警执法维权案件成功率,既保障了民、辅警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公安执法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十年坚守,十年耕耘。节日的鲜花或许很少送到他们手中,表彰的勋章或许很少刻下他们的名字,但在他看来,只要战友们每一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每一片辖区都能安定祥和,这比获得任何荣誉都更让他自豪!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