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重庆市长寿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六次会议第081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复函

日期: 2025-06-18
字体:

张昱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六届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工业遗产利用与开发拓展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的建议》081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与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旅游委等单位配合,认真开展办理工作,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工业遗产总体情况

长寿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目前长寿镇街有近现代工业项目37处,涉及化学工业、矿产能源、机械制造和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共有6处工业遗产纳入《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名单》,包括狮子滩发电总厂旧址、龙溪河梯级发电站等,其中国家级工业遗产2处(重庆长风化工厂、狮子滩梯级水电站枢纽),占全市国家级遗产的40%

二、工业遗产利用情况

(一)政策支持与规划统筹

一是市级政策框架搭建。市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渝发改规范〔20218号),明确“三级三类”差异化保护策略及“一心、三带、多点”总体空间格局,将长寿区纳入“三带”中长江沿岸工业遗产集聚带范围。二是实施三个“一批”工程,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即重点保护一批,加大维修保护力度;整合利用一批,发挥工业资源效益。展示开放一批,加快推动工旅融合。三是区级政策配套。区文旅委将狮子滩水电站、桃花溪电站等工业遗产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桃花溪电站已进入第四批重庆市级文保单位拟公布名单,龙溪河梯级水电工程正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二)重点项目实施与业态创新

一是标志性项目落地。长风化工厂“三线建设展览馆”,利用部分厂房转型为展览馆,展示三线建设历史与工业文化,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累计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二是工业旅游与研学开发。区文旅委联合重庆钢铁公司打造“重庆钢铁3A级旅游景区”,结合高炉遗址、老厂房等资源开发工业旅游项目。推出“水电工业研学专线”,串联狮子滩发电总厂、龙溪河梯级电站等,2024年累计接待研学游客1000余人次;三是文创产业园试点。四川维尼纶厂旧址探索转型为文创产业园,吸引艺术工作室、手作工坊入驻,孵化工业主题展览与市集活动。

(三)遗产保护与价值挖掘

一是遗产普查与名录完善。2023年,我区配合市经信委开展了工业遗产专项调研,通过多次的实地调研,梳理长寿7处工业遗产线索,形成资源清单。二是积极主动申报。我区按照要求组织企业申报工业遗产认定,同时市经济信息委从申报材料的整理规范,到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价值评估,再到保护传承方案的制定,全方位指导长寿区进行工业遗产申报,2024年,推动狮盘输电线路成功认定为第四批市级工业遗产,进一步丰富了长寿区工业遗产的层级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规划统筹,突出特色定位

“一心、三带、多点”市级布局为基础,结合长寿工业特色,探索差异化方案。例如:狮子滩梯级水电站:打造国家级水电文化研学基地;长风化工厂:扩展“三线建设展览馆”功能,联动周边开发沉浸式体验区;川维厂旧址:建设工业艺术创意园区,引入数字展陈、文创市集等业态。

(二)创新业态融合,激活遗产价值

“工业+文旅”为核心,策划主题鲜明的工业旅游线路,串联重点遗产节点,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探索“工业+科技”“工业+教育”等跨界融合,鼓励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遗产展示效能,推动工业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支持工业遗存转型为文化创意园区、艺术空间等新兴业态载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形成“遗产活化—产业集聚—消费升级”良性循环。

)突出文化赋能,打造公共空间

围绕核心遗产资源,积极探索工业遗址公园、记忆博物馆等公共空间建设,强化遗产与城市生活的有机互动。系统梳理长寿工业发展脉络,编撰工业遗产档案,推动口述史、影像资料等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鼓励社区参与遗产保护,通过老物件展览、故事讲述等形式,构建“活态化”遗产传承体系。

重庆市长寿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618

邮政编码:401220

联系电话:023-40230364

联系人:刘津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