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六次会议第326号提案的复函
刘平委员:
您在政协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合理监管 把医护人员还给病人”的建议》已收悉。区卫生健康委对此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谋求改进措施,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诚如您所言,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医疗机构正由规模扩张型转向内涵发展型,对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医疗行业的监管要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近年来,区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强化平台建设、优化资源供给等手段,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让医生有效回归临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一、关于“加强信息化监管体系”的建议
2024年以来,区卫生健康委以“四不合理”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度聚焦医检互认、互联网+医疗服务和合理用药等监管领域,构建数字化监管平台矩阵,减轻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2024年,清洗医检互认四类异常疑点数据102条,医检互认率34.82%,进一步强化了系统合理检查监管,有效提升了医疗机构的互认内涵质量,同时为人民群众节省就医费用202.9万元。全区处方前置审核平台审核处方341184张,全区处方不合格率由49.80%下降至14.80%,通过大数据模型规则审方+药师专业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模式,切实规范了基层用药行为。
二、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全区信息化体系建设。2024年以来,区卫生健康委坚持一体化、同质化的建设思路,扎实推进全区数字健康相关建设,按照“一个平台+N个应用场景”的总体思路,推动行业治理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全面提升行业监管水平。统一标准、平台、规则建设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统筹归集22家公立医疗机构和197家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业务数据构建一体化健康数据中心,数据归集完成度96%,数据治理完成度80%,提升数据资源利用度的同时,为行政决策和行业监管赋能。
(二)加强数字移动终端应用。加快推进全区电子病历、公共卫生平台一体化建设进度,实现全区公立医疗机构数字健康平台的同质化、标准化,并持续探索移动查房、移动终端等相关应用。
三、关于“加大医护资源供给”的建议
(一)加大人才引育留用,缓解医护短缺。一方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2024年组织公立医院开展赴外引才推介7场、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5场,提供优质岗位77个,成功招录人才61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达66%。通过订单定向培养、属地化医学生、大学生乡村医生计划等项目新增基层人才5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51%。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内涵建设,全年投入培训经费418.94万元,覆盖专业技术人才4100余人次;选派30名业务骨干赴市级机构进修深造;3人入选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4人入选重庆市优秀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二)完善共享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积极筹建区域“五大共享中心”,整合辖区优质医疗资源,缓解基层优质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减轻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压力。区域心电、影像诊断共享中心运行持续优化,2024年以来,开展区域心电诊断21184人次,影像诊断15639人次,全区医师日均负担床日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0.79%。
四、关于“提升医院管理和后勤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整合质控标准。以国家医疗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为蓝本,遴选95个全区医疗质控关键指标,依托数据归集平台组建质控数据仓,实时动态监测医疗过程行为,为三级质控提供数据支撑和管理导向。各区级质控中心结合国家质控改进目标,分季度、分层级开展质控干预和指导。
(二)优化培训质效。2024年开展覆盖42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三基三严”大比武,参加人数近400人,开展各项学术培训20余场,受众2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基础质量内涵。
(三)提升后勤管理效率。积极推进区域药品、医用耗材SPD项目前期谋划和论证,加快实现全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医疗设备全周期同质化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智慧化运营水平,进一步压减医疗机构后勤管理成本。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不足的现状仍然长期存在,数字化建设治理水平不高、一线临床医护人员负担重、员工满意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仍亟待解决。
(一)持续完善数字健康治理体系
一是夯实数字基座。以区域一体化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七大智慧平台、五大共享中心”集成场景,推动区人民医院向数字医院转型,推广电子健康卡在医疗机构各方面全流程应用。加快配套部署医保费用智能监控管理系统,从源头上减少医保违规处罚,提升管理效能。部署Deep 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医疗数据融合实验室及专题数据库,并搭建长寿卫生健康专题知识库,将人工智能充分应用到日常办公和医疗服务等方面,提升服务效率。二是强化数字监管。继续推进卫生健康数据全量归集,并积极申请市级共享回流数据,尽快实现健康数据在医疗就诊、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管理方面应用,有序拓展处方前置审核、互联网+医疗等监管应用场景,减少线下、书面等监管频次,提高监管效率,探索“重点药品监管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建设,进一步整合卫生健康、医保、市场监管现有的重点药品数据监管平台,构建重点药品监管“三医协同”处置中心,实现对基层、民营医疗机构的动态精准监管。
(二)持续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一是做大增量,持续完善队伍建设。加快制定卫生健康系统专项人才支持办法,加大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引育留用力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和倾斜。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需求调研,根据服务人口、医疗业务量、发展定位等合理动态调整编制,持续推动医护资源均衡配置,有效缓解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持续组织参加全市,并开展全区医师护士“三基三严”大比武,构建“市—区—院”三级培训考核体系,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内涵素养。二是做优存量,整合盘活资源体系。加快推动“五大共享中心”提质扩容,有序布局全区“心电一张网”、远程影像诊断中心DR扩容,以区域医用耗材SPD项目筹建为契机,高标准升级区域检验中心和病理中心,整合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减轻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负担和管理负担,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满意度。
衷心感谢您的建议和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此复函已经余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反馈给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6日
联系地址:重庆市长寿区望江路8号长寿区卫生健康委201室(邮编:401220)
联系人:于飞
联系电话:023-4025802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