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第六次会议第224号提案的复函
焦钱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重视我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建议》(第224号)已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区教委十分重视我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工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我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一、构建专业师资服务团队
区教委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求各学校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做到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有效保障。同时区教委指导各学校立足校内资源,适当引入优质校外资源,充分调动家校共育机制,学校可结合实际组建多样化课后服务队伍,鼓励学校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积极参与课后服务;鼓励学校与总工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展览中心、红色基地、实践基地等单位开展合作;鼓励家长、各类志愿者为课后指导提供公益服务;鼓励退休教师、高校优秀学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企事业人才等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课后服务,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经区教委统一公开采购的第三方社会机构的课程和聘请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课后服务。
区教委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工作,作为重庆师范大学定向我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育实习基地,专门制定了《关于印发〈定向长寿区的未来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实习实施办法〉的通知》(长教发〔2017〕31号),并做好了实习过程监督。
二、建立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学校设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岗位,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组织和实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区教委制定了《长寿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规划(2024—2027年)》,分阶段逐年补充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办学规模达到学生1000人以上的中学、1200人以上的小学或达到学生1000人以上的片区,至少配备1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
区教委注重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4年8月以来,组织1500余名班主任开展为期2天的长寿区2024年秋期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培训,从班主任工作策略、中小学心理筛查及危机干预两个方面入手,为全区班主任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实施心理健康监测与干预机制
区教委共组织全区10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由区总工会开展的积极心理学认证培训,选派全区1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骨干力量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选派1名心理健康骨干参加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举办的2024年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示范班培训。邀请西南大学心理学专家,对全区各中小学50余名心育骨干教师开展为期2天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和危机干预”培训。
教师年度体检由学校自行组织,区教委建议学校将心理健康纳入教师年度体检项目,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新招录教师由区人社组织,区教委给区人社局建议在结构化面试时增加心理测评,确保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杜绝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进入教育系统,从源头上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诚挚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与支持。此复函已经长寿区教委主任张常宝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5月8日
(联系人:陈利静,邮编:401220,联系电话:4025076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