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第六次会议第12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5-05-09
字体:

明建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长寿研学基地建设的建议》(第125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复函如下:

长寿区教委非常重视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工作指引》(渝教发〔202410号)精神,在全区广泛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一、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布局

区教委高度重视研学基地资源整合与规划布局工作。目前,已联合文旅、农业、科技等部门,组建了研学基地建设规划小组。小组对区内自然、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开展了全面普查,初步建立了资源数据库,将菩提山、三洞沟、凤栖科技岛、长寿博物馆、慢城、纳溪河、韩家湾、新市幸福房子、杨克明故居等已开展研学活动的地点纳入重点规划范畴。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特点,明确了各研学基地的主题定位。例如,在菩提山和三洞沟,利用其山水自然资源和“211”“985”主题打卡点,以及三洞沟内的水电博物馆,打造集励志教育、生态科普、水电文化学习为一体的研学基地;凤栖科技岛以生态与科技为主题,借助环形科技跑道串联四大主题园区,为学生提供科技体验与湿地科普的研学场所。同时,积极推进各基地之间的交通连接和信息共享,已规划多条研学旅行专线串联这些地点,并搭建了线上研学信息平台,方便学校、家长和学生查询了解各基地的详细信息和课程安排。

二、开发特色课程,打造精品项目

区教委积极鼓励研学基地与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发特色课程。针对已开展研学活动的地点,已成功推动多所学校与相应基地开展合作,组建了专业课程研发团队。

在菩提山和三洞沟,开发了融合历史传承、生态环保与家国情怀教育的课程,如徒步过程中的励志故事讲解、自然生态知识科普等;凤栖科技岛围绕科技体验和湿地科普,设计了“智慧生活探索”“湿地生态奥秘”等课程;长寿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打造了“长寿历史文化探寻”“寿文化传承”等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慢城结合田园风光和农事活动,开设了“农耕文化体验”“乡村生态观察”等课程;纳溪河将户外活动与团队协作培养相结合,开发了“户外拓展与团队建设”课程;韩家湾和新市幸福房子聚焦乡村文化与发展,推出“乡村民俗风情体验”“乡村振兴之路探究”课程;杨克明故居则以红色教育为核心,开发了“革命历史回顾”“红色基因传承”等课程。

为提升课程质量,定期组织开展研学课程设计大赛和优秀课程评选活动。对获奖课程给予资金奖励,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共享,逐步打造出一批具有长寿区特色的精品研学项目,如“长寿红色文化研学之旅”“生态科技体验研学之旅”等。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高研学质量

区教委着力构建研学基地师资培训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基地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旅游管理、安全急救等多个领域,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积极鼓励基地聘请当地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行业技术能手等担任兼职导师,充实研学师资队伍。同时,建立了研学导师考核评价体系和资质认证制度。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对研学导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导师颁发资质证书,确保研学教育质量。此外,还组织研学导师到其他先进地区的研学基地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四、强化宣传推广,拓展客源市场

区教委联合文旅等部门,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研学基地的宣传推广力度。制作了精美的研学基地宣传手册、海报和视频等资料,在区内学校、社区以及周边城市的学校、教育机构等地广泛发放和宣传。

真挚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与支持。此复函已经长寿区教委主任张常宝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写在回执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

  202558日   

(联系人:黄俊,邮编:401220,联系电话:4024900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