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重庆市长寿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政协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第31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5-30

尊敬的程雪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建议》(第316号)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方面

(一)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

自脱贫攻坚以来,我区严格按照市级要求,至少在每年底集中开展一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平时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的自然增减工作。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包括: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包括贫困户的识别与脱贫退出,返贫和自然变更处理;贫困村识别与脱贫退出),扶贫信息数据动态调整(主要基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及档案资料,包括扶贫对象信息采集、数据比对、数据录入、信息更新、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报告和数据提取)。其中,2015年开展1次、2016年开展2次、2017年开展3次、2018年开展3次、2019年开展3次、2020年开展3次、2021年开展4次、2022年截至目前开展1次。脱贫攻坚期间做到了及时识别纳入贫困户、及时脱贫退出稳定脱贫户、及时更新扶贫对象基础信息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间做到了及时识别纳入监测对象、及时标注风险稳定消除监测对象、及时更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础信息等。

(二)及时清理不符合条件扶贫对象

按照市级要求,纪检、审计等部门反馈及群众反映等,我区持续开展不符合条件扶贫对象(简称“四类对象”)清理工作。其中,2015年清退347户1187人、2016年清退0户0人、2017年清退879户3043人、2018年清退90户231人、2019年清退3户9人。

对于您建议中所言“在我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还存在有家庭成员名下有车辆或(和)商品房的情况”,目前此种情况全市普遍存在,此类人群均为识别为贫困户后,通过落实各类帮扶(如发展产业、解决就业等)措施脱贫致富后购买的商品房或车辆,市级强调此为脱贫成效。针对此种情况我区也曾向市乡村振兴局(原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提议,建议将现有脱贫户进行分类,对已经发展很好的脱贫户(如已购买商品房或车辆等)不再进行帮扶,但市级未能采纳相关建议,故我区只能执行市级要求,在国家系统中继续保留此类群体。

二、关于全区农村公路规划、建设方面

(一)编制《长寿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为加快提档升级内部干线公路网络,加宽加密农村公路网络,畅通内部交通小循环,加速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构建“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的基本思路,我区编制了《长寿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二)编制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路网专项规划

按照区“3113”工作要求,根据阿特金斯编制的《长寿全域规划》与《长寿全域旅游规划》的定位和全域布局,结合我区旅游产业资源,按照定位精准、特色突出、品质提升的思路,编制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路网专项规划,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需求、高品质的交通出行需求。目前正在开展《全域道路系统规划》招投标工作。

三、关于饮水安全问题方面

(一)持续开展饮水安全动态排查整改

2021年,区水利局开展了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组织各街镇对辖区内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整改,查找农村饮水安全薄弱环节,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让用户监督工程运行,提升工程管护水平、供水水质,提高用户满意度。同时,区水利局也将继续每月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动态监测,尤其是重点对象饮水安全动态排查,出现问题立即跟进解决。

(二)积极推进城乡居民供水一体化工作

2020年区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了《长寿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方案》,明确以城市供水体系为主体,通过管网延伸,实现6座区域性大水厂,对平坝、浅丘地区实行全覆盖,其余小水厂进行补充的供水格局。目前,区水利局正着力推进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已完成初设审批,力争8月开工。同时,八颗水厂(东新村片区、但渡片区)管网延伸工程、三条沟水厂改造工程已开工,新建大洪湖片区水厂工程、新建新市水厂工程已挂网招标,苏家坪水厂改造工程已完成初设;25个农村小水厂改造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区水务建管中心作为业主,正在进行实施方案编制。

(三)加强水源地保护

开展街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工作,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台账,做好水源地安全评估。区水利局组织重庆渝长燃气公司对庙山坡水厂烟坡水源地开展自查评估工作,形成《长寿区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自查评估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到集中水源地进行巡查,确保各项保护措施有效实施。

(四)强化水质监测

区水利局制定《2021年农村供水水质监督计划》,对全区113处农村集中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出厂水和末梢水开展水质监测,监测指标为22项。区水质水文监测站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样计划,加大监测力度;同时,区水利局与区卫健委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每年枯水期、丰水期联合对农村供水进行采样检测,信息共享,利用检测数据指导水厂运行管护;针对水质不合格水厂,召开通报会,督促街镇和水厂进行供水水质整改,提升供水水质。

(五)建立健全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

区政府办已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长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等三个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办法》,通过细化和明确政府、区级部门、供水单位在农村供水中的职责,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责任、建设、水质监管、运营管理、有偿用水、运行管护激励六大机制,逐步实现我区城乡供水“同管理、同服务、同水质、同保障”的目标。同时,我区每年划拨41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给19个街镇,为全区农村供水工程持续运行提供资金保障。并每季度对农村供水工程管护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建立“谁管得好,支持谁”的激励机制,实行维修养护补助资金与工程管护情况挂钩,促进工程管护。

下一步,区水利局将继续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大水厂的改扩建和管网延伸,逐步推进一户一表改造;督促已动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进度,尽早完工竣工验收,发挥工程效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此复函已经殷道川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5月27日

联系人:余娟

联系电话:4024879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