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邻封镇人民政府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策文件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210093045024/2025-00008 [ 发文字号 ] 长邻府发〔2025〕7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长寿区邻封镇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8-13 [ 发布日期 ] 2025-08-13

关于印发《长寿区邻封镇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预案》的通知

日期:2025-08-13

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长寿区邻封镇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预案》的通知



各村(居),场镇各部门,镇属相关站、所、室、中心: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经镇政府同意,现将《长寿区邻封镇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预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人民政府

                       2025528






长寿区邻封镇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

避险转移撤离预案

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人民政府

2025年5月



  


前言

1.目标原则

1.1目标

1.2原则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指挥机构及职责

3.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风险区

3.1地质灾害易发区

3.2地质灾害风险区

4.地质灾害风险源

4.1地质灾害隐患点

4.2地质灾害风险区域

5.转移撤离响应

5.1转移撤离启动条件

5.2转移撤离组织

5.3避险转移撤离路线选择

5.4避险转移撤离安置

5.5转移撤离返回

6.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6.2物资保障

6.3经费保障

6.4培训与演练

前言

为进一步做好我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以下简称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提高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结合邻封镇实际,编制本预案。

1.目标原则

1.1目标

结合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及实况降雨情况,合理确定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范围及对象,组织做好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撤尽撤、不落一人,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1.2原则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转尽转应撤尽撤,以镇领导带头,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村社具体实施,形成工作合力。

1)坚持生命至上。坚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全力做好极端天气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坚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2)坚持应撤尽撤。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积极主动做好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应撤尽撤,应转尽转,努力实现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3)坚持统一领导。各部门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组织领导,统一指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协调相关部门,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4)坚持属地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指挥机构及职责

成立邻封镇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人员名单(详见附表1)及职责如下:

指挥长:周剑、周小淳

副指挥长:刘名星、龙茜

成员: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负责现场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组织、领导、协调、调度、指挥等工作,负责落实区下达的各项指令,第一时间快速果断有序有力避险转移撤离人员,研究解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2.2工作组及职责

    指挥部下设个工作组,人员名单(详见附表2)及职责如下:

1)综合协调组

组长:龙茜

成员:吴玲、杨颖

主要职责:负责联络、协调地灾避险转移安置工作,掌握现场避险撤离工作进度。负责收集、汇总、报送相关信息,负责舆情管控工作。

2)转移撤离组:

组长:刘名星

成员:杨勇、李小舟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组织将受威胁群众转移撤离至危险区域外,负责清点核实撤离人员,确保应转尽转、应撤尽撤,不落一人。

3)现场治安组

组长:向林

成员:胡静、黄可

主要职责:负责转移撤离现场治安、交通管控工作,对威胁区实施治安巡逻管控,防止行人及车辆进入威胁区内,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保障通向地质灾害现场道路畅通,维护现场秩序和交通秩序,打击扰乱现场的不法分子,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耐心做好转移撤离群众心理疏导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4)转移安置组

组长:蔡吉

成员:李秋婷、况颖

主要职责:负责转移撤离人员清点、安置工作,负责安置地点人员管控,防止人员擅自回流,维持安置地点正常生活秩序。

5)医疗救治组

组长:邹仪

成员:彭绣红、程雪娇

主要职责:负责转移撤离安置过程中人员的医疗保障、救治、防疫工作。

6)后勤保障组

组长:龙茜

成员:官昕婷、叶子瑜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转移撤离车辆保障救灾现场人员运输及物资的筹集、调运、存放、发放。负责紧急避险集中安置场所和撤离避让期间的五有工作即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棉被、有临时住所。做好紧急避险集中安置场所卫生防疫、消除隐患,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7)技术指导员

成员:刘兴鑫

主要职责:提供转移撤离技术支撑工作。

3.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风险区

3.1地质灾害易发区

邻封镇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以低易发为主、中易发次之。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覆盖邻封镇大部分人口密集区。中易发区分布于邻封村、上硐村的大部分区域。区内陡崖带岩体以砂岩为主,底部为泥岩,坡陡、植物根系发育、底部岩腔发育等因素易诱发岩体崩塌,斜坡处第四系覆盖较厚,坡度较陡,多为汇水区域,易诱发土质滑坡,使得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以危岩、滑坡为主,具体分区详见附图1

3.2地质灾害风险区

邻封镇地质灾害风险性质以低风险区为主,分布少量中等风险区。

4.地质灾害风险源

4.1地质灾害隐患点

邻封镇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其中滑坡3处,危岩5处)。各隐患点情况详见下表:


2邻封镇地灾隐患点基本情况及分级统计表

序号

灾害点名称

类型

村组

规模

规模分级

受威胁户数

受威胁人数

主要影响对象

稳定性

重要性

备注

×104m3

1

白房子滑坡

滑坡

上硐村3

4

小型

9

19

居民

基本稳定

一般


2

滴水岩危岩

崩塌

上硐村3

1.8

中型

4

15

居民,乡村路

基本稳定

一般


3

雷家岩危岩

崩塌

保家村4

2.4

中型

3

9

居民,乡村路

基本稳定

一般


4

四箢滑坡

滑坡

焦家村9

3.93

小型

3

7

居民

基本稳定

一般


5

铁家岩危岩

崩塌

邻封村1

2.55

中型

3

8

居民

基本稳定

一般


6

五斗丘危岩

崩塌

上坪村6

0.25

小型

9

37

居民,乡村路

基本稳定

一般


7

杨家半坡滑坡

滑坡

三化村8

0.64

小型

2

5

居民

基本稳定

一般


8

余家寨危岩

崩塌

上坪村6

1.2

中型

4

14

居民,国道,乡村路

基本稳定

一般



4.2地质灾害风险区域

(1)交通、采矿、水利等工程建设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野外作业人员和工作人员;

2)临坡、临崖、临水、临沟等区域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

5.转移撤离响应

5.1转移撤离启动条件

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即启动转移撤离响应:

1)提前转移: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橙色、红色级别,强降雨来临之前,发布区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前转移令。

2)紧急转移:根据实况降雨量进行紧急转移,发布区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紧急转移信息。

3三个紧急撤离: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对隐患点险情不能正确研判时紧急撤离。根据实况降雨和巡查情况,由街镇适时启动撤离。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紧急撤离是指地灾点已出现险情或变形严重的隐患点达到降雨设置阈值时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是指隐患点在各种气象情况下发生新的变形或已有变形发生新的变化时紧急撤离;隐患点险情不能正确研判时紧急撤离是指现场人员对险情不能正确研判时紧急撤离。

4)风险区域适时撤离:交通、采矿、水利等工程建设区;临坡、临崖、临水、临沟等区域经巡查排查出现异常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适时撤离受威胁的群众。

3 邻封镇避险转移撤离降雨阈值表

序号

避险转移撤离降雨阈值(mm)

撤离范围

撤离人数

人数合计

24小时

1

200

白房子滑坡直接威胁范围

9/19

1431

四箢滑坡直接威胁范围

3/7

杨家半坡滑坡直接威胁范围

2/5

2

120

滴水岩危岩直接威胁范围

4/15

23/83

雷家岩危岩直接威胁范围

3/9

铁家岩危岩直接威胁范围

3/8

五斗丘危岩直接威胁范围

9/37

余家寨危岩直接威胁范围

4/14

5.2转移撤离组织

避险转移撤离工作采取层层包干方式进行,落实镇、村(社区)干部层层包干责任。收到提前转移令或紧急转移信息后,层层叫应,逐级落实,第一时间组织转移,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人。对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要耐心细致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对不服从指挥的,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转移。

   根据降雨和巡查情况,按照三个紧急撤离原则和风险区域适时撤离要求,组织紧急撤离,确保紧急情况下应撤尽撤,不落一人。具体责任人详见附表3

5.3避险转移撤离路线选择

已有地灾点按照单点防灾预案确定的撤离路线进行撤离;风险区域内突发隐患点避险转移撤离路线选取最便捷、快速、安全的通道,沿垂直于隐患点运动方向向两侧迅速撤离危险区。

5.4避险转移撤离安置

避险转移安置根据各村社实际情况灵活安置,按照安全、就近、便捷的原则,可采取投亲靠友、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等方式,转移撤离安置方式和安置地点详见附表3

5.5转移撤离返回

强降雨结束后,及时组织开展雨后核查、会商研判和论证。经论证原转移撤离区域安全后,方可返回居住。在没有论证前,禁止私自返回。

6.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各工作组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为避险转移撤离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确保转移撤离工作高效、及时、有序。

6.2物资保障

提前做好避险转移撤离所需的帐篷、防护用品、医疗及消防用品、食品等各项物资的准备,确保备而有用、用时有备。

6.3经费保障

积极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及时划拨救灾救急资金,确保避险转移撤离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6.4培训与演练

加强日常宣传、培训、演练工作,特别是要让受威胁群众熟知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安置地点等情况,提升受威胁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附表:

1、邻封镇地质灾害紧急避险转移撤离指挥部人员名单

2、邻封镇地质灾害紧急避险转移撤离工作组人员名单

3、邻封镇地质灾害风险源及避险转移撤离责任人员表

4、邻封镇地质灾害风险源避险转移撤离人员明细表

附图:

1、邻封镇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部署图

抄送:区规资局

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         2025528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政务新媒体

部门街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