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办事处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0年我街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街道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能力,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市委以及区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部署。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1+2”责任体系,及时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扎实推进组织实施,形成各村(社区)、各科室整体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提高法治能力。街道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严格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强化监督和问责,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街道全体机关干部及村居干部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每年参加全区法治理论现场抽考和在线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街道与重庆衡智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组成了3人规模的律师顾问团,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建言献策,进一步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
(三)坚持依法防控。建立疫情防控定期调度机制,系统研究和推动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制度建设,完善有关应急处置预案、操作规程,细化有关具体防控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和精准服务。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结合疫情工作实际,加大对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的巡查力度,坚决制止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交易。依法惩治故意隐瞒个人疫病信息等行为,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加强公共卫生环境治理,严格依法科学处理医疗垃圾和其他涉疫垃圾废弃物。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疫情排查、区域管控、小区封闭管理等措施。加强对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组织法律援助律师和志愿者,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四)优化法律服务。一是街道积极对接区司法局加强各村(社区)法律服务点建设,协调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与辖区22个村(社区)签订法律服务合同,为各村社区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二是街道深入推进基层“三治结合”,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2020年街道“三治结合”建设达标村(社区)9个,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三是积极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和“诉调、警调、访调”三调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年我街道和村(社区)、辖区派出所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大小纠纷1220件,涉及当事人1651人,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五)强化法治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电视、网站、宣传栏等平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六进”活动。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劳动节、安全生产月、禁毒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组织法律顾问、司法干部等专业法律工作者到辖区企业、村(社区)、学校、家庭、小区宣讲法律知识84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30000余人,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六)加强示范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辖区共有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及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充分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街道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积极实施“法润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深化白庙村和复元村“法润乡村”试点建设,以普及法律知识、建设法治文化、拓展法治阵地、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为抓手,大力营造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坚持依法办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进一步形成由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民主征求意见、集体讨论决定等组成的规范决策流程。同时,严格落实决策执行情况评估和纠错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二)严格规范行政行为。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促进执法人员积极学法、规范执法,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提高机关正式在编人员申领执法证件率,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严格清理,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三)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推进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更加注重接受新闻舆论、网络媒体和社会监督,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扎实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强化内部监督,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支持审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并且强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
(四)全面加强督导考核。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落实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对 “三治结合”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指导,有效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通过灵活多样、定期不定期督查督导的方式到各村(社区)开展督促检查,及时反馈、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存在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推进。
三、存在问题
一是法治意识需进一步提升。街道党员干部总体上能够坚持依法办事,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个别干部缺乏制度权威和法治意识,依靠经验办事的现象仍有个别发生,导致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上打了折扣。
二是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完善。目前街道、村(社区)仍然是社会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基层村(社区)行政化倾向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事务性工作较多,居民自治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治理效能有待提升。
三是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部分群众的法治观念薄弱、素质不高,给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困扰。此外,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观念依然存在,产生矛盾纠纷不是去积极寻求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而是误将信访作为化解纠纷的主要渠道。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法治培训,提高法治意识。及时协调区级牵头部门,组织精通执法理念和司法理念的人员或聘请外部法律专家对基层相关职能部门予以指导,并负责相关法规、行政执法原则等问题的具体讲解,厘清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司法行为,严格公正执法。
二是深化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水平。深入推进“三治结合”建设,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途径。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机制,优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强化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法律服务下沉,引导社会公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习惯,为群众自治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广泛宣传理念,促进依法行政。利用各种媒体和服务窗口深入社区,面向基层群众,积极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大力宣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并向群众明确各类行政执法的流程、条件及注意事项,方便服务对象提前做好准备。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普法的机制渠道,逐步形成人人参与、惠及人人的社会法治风尚。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