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政办公室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7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长寿经开办函〔2024〕13号
殷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长寿经开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对策的建议》(政协提案第70号)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事项推进情况
(一)关于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出台《重庆市长寿区绿色金融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长寿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扶持办法》《重庆市长寿区支持科技创新财政金融措施36条(试行)》《2023年度长寿区市级引导区县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关于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发挥政策引导。我委一直致力于抓好企业融资帮扶,解决企业资金需求。一是通过召开“渝企金服”“政银企”座谈会、“信易贷▪渝惠融”融资平台推介等方式,积极搭建政府、资本、企业三结合的融资平台,及时传递各方需求,发挥了“牵线搭桥”作用;二是通过联合相关部门设立引导基金或社会其他基金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努力打造经开区全方位的融资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获得各类融资资金;三是通过认真贯彻落实《长寿区贯彻落实重庆市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任务分解方案》《重庆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技改专项贷”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精神,通过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投资和扩大再投资进行资金奖补和“技改专项贷”金融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含扩大再投资)支持力度。
(三)关于强化人才支撑。一是招才招智。以园区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举办走进武汉工程大学、四川大学等招才招智系列活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开办武汉工程大学重庆研究院第二批同等学力申硕进修班,招收学员60名,实现线上授课。发挥川渝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暨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重庆梁作用,组织中物院成科中心、汇智平台专家与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长风化学等专场对接,并组织意向企业召开JM融合发展专场培训会,为高校、企业发展赋能。二是显智扩库。举荐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轧钢工艺高级主任工程师王腾威、川维化工乳液运行部装置主任、高级工程师肖长发、康普化学常务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徐志刚三名同志被评为2023年长寿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其中肖长发同志还荣获2023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壮大智库队伍,成功举行了长寿经开区创新创业智库专家聘任活动,聘任了来自四川、重庆的12位专家,聘任张联盟院士为长寿经开区院士智库专家。推动张立群院士创新团队与飞华环保达成项目合作初步协议。
(四)关于促进开放合作。一是2023年长寿经开区引进研发创新服务平台2家,引进西南交通大学建设长寿技术转移中心,培育重庆恩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积极深化与中节能研究院合作,在谈建设新能源装备孵化产业园及留学生创新园项目,与重庆恒鼎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在谈建设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项目,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联合区科技局将成渝新材料生态港纳入重庆市区(县)科技协作计划即“一区(县)一平台”重点任务。依托川渝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科技成果30项;对接产业项目7项;发布重大项目200余项;发布长寿经开区企业揭榜项目11项,组织揭榜对接10余次。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政策助力优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升级、产业优化和竞争力提升。同时,要加强先进制造业项目、优质企业“白名单”以及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的申报组织工作,建立健全申报流程和管理机制,确保申报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和企业受益。此外,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绩效评估,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链赋能促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强链”,以做强育大与数字赋能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工业提质、增效、降本为主攻方向,加大引导专项政策对企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企业与金融部门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银行与企业的合作。依托智慧园区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支持企业开展“智能+绿色”协同改造,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推动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开展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实施高端器件、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制造领域重大、重点科技专项。
(三)智造高地引才聚。坚持立足经开区禀赋,聚焦“打造世界一流园区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新材料高地”发展目标。开展制造业“百千万”人才培育行动。按照《重庆市制造业“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强化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集聚培育作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升一批高技术工程师和高技能蓝领。立足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稳定长期需求,进一步深化化工职大与制造业企业的双向合作,通过组织实施员工代培和入企实训等具体举措,促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
(四)科创攻坚铸品牌。瞄准经开区“三大品牌”科技创新存在的弱项短板,以经开区科技创新专班机制深入推动经开区科技创新攻坚工作。组建长寿菩提实验室;推动中节能中研院在长建设中试研发基地与共抓长江大保护联盟,共建科技创新基地,打造永久会址。
此复函已经长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冉洪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反馈给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政办公室
2024年5月14日
(联系人:袁媛 联系电话:1365767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