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长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起草说明

规划文本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围绕长寿“两地两区”战略定位,立足长寿区“十四五”规划,对园区空间、产业、创新、生态等一体化发展做出前瞻性谋划,并与区级相关专项规划进行了对接,为园区“十四五”工作提供了操作指南。到 2025 年,园区总产值达到800 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到 2035 年,园区总产值达到2000 亿元,全面建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全文分八章、共计 3.6 万余字,具体框架如下:
第一章 谋时与乘势,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背景。该部分主要梳理了长寿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成绩及“十四五”期间内外部发展环境。
第二章 站位与占位,高新区“十四五”发展定位与目标。该部分明确了长寿高新区“十四五”期间的四个功能定位及整体发展目标,后续篇章则分别对四个功能定位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三章 推进一体两翼,构筑开放型空间发展新格局。该部分着重从空间布局上明确了长寿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区域重心:“一体两翼”。其中,“一体”指构建三纵三横交通骨架,优先发展新市、葛兰组成的核心发展区,重点打造中科未来城;“东翼”为双龙组团,主动纾解和补足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北翼”为石堰、云台、海棠等三组团串联而成,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培育发展中小微企业,主动担当“长垫梁”区域合作示范。沿云台、海棠方向与澄溪镇连片发展,积极打造澄海新区。
第四章 瞄准高端高质,建成高新产业集聚区。该部分围绕“高新产业集聚区”定位,提出了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到 2025 年,以物联网、集成电路、5G 通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 100 亿元;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安防及应急设备、航空装备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到 200 亿元;以智能家居、健康食品、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消费品产业产值达 300 亿元;以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产值达 200 亿元。
第五章 集聚双创要素,建成创新驱动引领区。该部分围绕“创新驱动引领区”定位,从人才环境打造、创新策源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体系构建等四个领域详细阐述了长寿高新区在“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的主要工作任务。
第六章 提升城市功能,建成产城融合示范区。该部分围绕“产城融合示范区”定位,对长寿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园区建设、城市活力提升、产城融合效应均作出了相应的要求。
第七章 全面深化改革,建成改革创新先行区。该部分围绕“改革创新先行区”定位,从园区服务、综合治理、国企改革、开放机制等方面对高新区和集团公司提出了相关要求。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该部分主要阐述了长寿高新区的规划实施保障工作。
规划文本的核心内容为第三章至第七章,这五章系统阐述了长寿高新区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目标及任务。同时,规划文本内含两个附件。附件一为产业链图谱,该图谱对每一类产业集群进行细化,明确了招商及培育方向;附件二为“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清单,共计104个,涵盖了规划文本内的主要建设项目,让规划落到了实处。
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关于公开征求《重庆长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告
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反馈:关于公开征求 《重庆长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征集意见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