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水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相关要求,对重庆市长寿区水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进行第二次公示,以便了解社会公众对本规划的态度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公众的监督。
一、规划名称和概要
(1)规划名称:重庆市长寿区水网建设规划。
(2)规划目标:对长寿区水利建设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水源工程以及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形成多源互济、互联互通、统筹调配的水资源配置格局;通过新建灌区及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善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优化长寿区的农业结构;通过河道综合整治、山洪灾害治理、消除防洪薄弱环节,形成安全可靠的蓄泄兼筹的防洪减灾体系;通过实施江河湖库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建立水生态环境健康体系;通过水利工程与人文内涵的完美结合,打造特色水文化水景观;通过水利一体化改革、水利信息化建设等,构建科学发展的水利管理体系。加快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长寿现代综合立体水网体系,为长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3)总体布局:紧紧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上承重庆市水网、外衔邻域水网,充分依托长寿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特点,结合已成、规划骨干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格局,长寿区围绕打造“百湖之区,生命之城”,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构建集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等功能,着力打通防洪排涝和水资源配置“最后一公里”,谋划好长寿区水网的“纲、目、结”,建成“一江三河、两湖百库、多源互济、协调发展”立体水网体系格局,保障区域水安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人和”的美好愿景。
二、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规划充分依托长寿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特点,结合已成、规划骨干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格局,确定的规划目标、布局、规模是合理的,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规划区内水资源、水环境容量可承载规划的发展和建设。
三、规划环评初步结论
重庆市长寿区水网建设规划上承重庆市水网,外衔邻域水网,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构建集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等功能,着力打通防洪排涝和水资源配置“最后一公里”,建成“一江三河、两湖百库、多源互济、协同发展”立体水网体系格局。重庆市长寿区水网建设规划总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重庆市相关政策和上位规划要求,与“三线一单”等相关要求不冲突。长寿区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资源与环境能够承载规划实施需求。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产生一定噪声和固废,在落实各项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基础上,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作用,严格空间管控、总量调控、环境准入,规划实施不会造成区域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有利于促进长寿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规划方案总体可行。
四、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1)规划实施单位:重庆市长寿区水利局
(2)联系地址: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向阳路2号
(3)联系人:左老师
(4)联系电话:023-40461634
(5)电子邮箱:471961663@qq.com
五、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1)评价机构:重庆精创联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联系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滨州西路31号
(3)联系人:邱老师
(4)联系电话:15310260332
(5)电子邮箱:296206469@qq.com
六、环境影响报告征求意见稿查阅方式和途径
重庆市长寿区水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网络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xi2XPLW8DDWmmsfZKGRfA?pwd=j71m,纸质件可在长寿区水利局办公室或重庆精创联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办公室查阅。
七、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长寿区范围内及周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辖区范围内任何关心该规划的公民、专家、政府职员等。
八、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公众意见表见附件。若您对本规划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按照公众意见表的格式要求填写与本规划实施相关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本次公示征询公众意见内容)。
九、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以通过附件下载公众意见表,通过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向规划实施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单位提交,反映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十、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重庆市长寿区水利局
202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