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街镇

长寿区:让村民登台“唱主角”扮靓农村人居环境“高颜值”

日期:2024-04-09


开栏语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只有把农村地区建设好,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亿万农民才能安居乐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工作,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基础支撑。

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游新闻·裕农朋友圈推出“筑牢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乡村底色”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我市各区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凝聚人心,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三农”力量,筑牢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乡村底色。

殷道川长寿区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兼)

2023年,长寿区按照“愿改则改,能改则改”原则,计划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000户。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822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76%;全区19个街镇、221个行政村和4个涉农社区全面开展示范评比活动,全年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张贴标语千余幅;累计新摸排无人居住废旧房屋1992栋,规整房屋2059处;成功申报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围绕党建统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数字低碳5个方面,着力把邻封镇邻封村、云集镇大同村、龙河镇保合村打造成为市区两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累计新建成入户道路107.9公里,受益农户28176户,农机通达里程166公里;投资4515余万元实施“橘乡福地·长寿慢城”、龙溪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建设。

殷道川表示,2024年,长寿区将以持续深入实施“一田多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链打造、“一环多片”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一创双业”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四个一”示范工程,以落实市委“四千行动”为抓手,推动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创建率达到30%以上,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持续优化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建立任务清单打表推进,争取全市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长寿召开;每年创建一批巴渝和美乡村示范镇、村、院落,每年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落实专班推动、赛马比拼等工作机制,完善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机制,整合优化涉农督查检查考核,突出实绩实效,减轻基层迎检负担;强化考核结果在表彰奖励、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干部使用等方面的运用,强化长寿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总结推广,形成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新模式。

长寿区探索推行“竞争立项、村民自建、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模式,创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竞争性项目,既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持续带动当地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群众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唱主角”。


以竞争立项为条件充分调动村民主体意识

实地调研,拟定竞争单位。长寿区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竞争性项目工作专班,深入各街镇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愿,形成初步方案。在走访中,发现各镇村的需求和想法差异较大,但同一个湾落的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需求基本能够统一。因此决定以湾落为竞争单位,争取项目资金落地,并将改厕、改厨、改院坝、清理蓝棚顶、清理无人居住废旧房屋等作为竞争性项目实施前置条件。

竞争比选,确定项目选址。长寿区制定《长寿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竞争性项目申报实施试点方案》(长寿农发〔2021〕106号),选择邻封镇邻封村和汪塔村作为试点区域,该区域交通条件便利,依靠长寿柚产业发展较好,常年在家农户数较多,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试点方案印发后,两村村民热情高涨,10余个湾落踊跃报名。经过邻封镇优中选优的筛选,将村民参与率达到100%的5个湾落作为申报对象提请区级评审。

区级评审,下达建设任务。长寿区组织相关部门专家,按照湾落条件、常住农户数、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环境卫生等申报标准,对竞争性项目申报对象进行了综合评审,最终确定邻封村郑家岩、塘湾,汪塔村汪家石塔、安家坝4个湾落作为项目实施区域,报区政府同意后正式下达建设任务。


以村民自建为前提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推进

自主申报,落实承诺事项。由村委会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农户自愿申报,填写房屋整改承诺书,明确改厕、改厨、改院坝、改内饰、改屋顶等改造内容和改造时间。有屋顶改造需求的农户自动填写屋顶改造申请表,由政府平台公司和区乡村建设集体公司负责屋顶改造设计。

村民实施,完成自建内容。自建部分原则上由农户自行实施,对于农户自愿委托代建且村集体经济组织有能力实施代建的,可以通过代建方式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建。农户自行实施屋顶改造的,按照130元/平方米的标准对改造屋面滴水地面积进行补助,公示后及时兑付到户,在项目资金中列支。在村民自建过程中,镇村干部全程参与协助,引导村民规范改建屋顶,推荐专业工匠帮助建设,协调处理邻里纠纷,共计完成自建任务286户。

镇级验收,完善档案资料。村民自建部分完成后,由邻封镇组织开展镇级验收,及时收集农户改造信息,留好影像资料,重点包含前期竞争性项目申报过程与结果、自建实施过程前中后资料、验收资料等,形成“一户一档”资料,归入项目整体档案资料中,报区农村人居办存档。对于同时达到户厕改造、厨房改造、院坝改造、内饰改造、屋顶改造要求的农户,方可启动财政补助建设部分。


以财政补助为配套保持整体环境风貌统一

明确代建内容。在群众自建部分完成后,公共区域部分由重庆长寿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入1500万元,对四个湾落涉及286户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风貌进行集中整治提升。主要内容包括外立面风貌提升、排水系统整治、院落环境及配套设施建设、湾落道路系统、公共文体设施。公共区域建设主要以实现人居环境常态化清洁卫生为核心,以基础功能完善完备为重点,以村庄美化、亮化为衬托,通过实施项目让村民人居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提前介入项目。在群众实施承诺自建部分的同时,重庆长寿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启动项目方案设计、预算编制、招投标等工作,把握设计的合理性、还原性、高效性,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周边农民群众的意见,高效推动项目整体建设,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得到充分保障,并于当年度末全面竣工。

强化过程管理。重庆长寿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按照项目设计组织项目实施,依法实行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并严格执行“三公示”等项目管理制度以及区政府有关项目管理规定,对项目施工管理全过程负责。认真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数据统计工作,对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并做好建设前后的对比分析工作,真实、客观地反映衔接资金项目的实际建设成果。

到2027年,长寿区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创建率将达到100%,打造3个示范镇、30个示范村、300个示范院落,全面建设“巴渝风、山城韵、乡愁味”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长寿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