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街镇

人居环境大变样 寿乡美景入眼来

日期:2023-01-13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寿区坚持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乡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精彩“蝶变”。

一、多方参与,高效推动实施

一是精准推进目标明。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区委农办牵头统筹,明确专班负责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建立完善“月协商”“季调度”“半年通报”“年终考核”等工作制度,制定激励性和约束性相结合的任务指标和支持政策,指导督促街镇抓好工作任务落实。

二是村事商议参与广。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营造了村民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探索实施“湾长制”,由“湾长”负责本湾事务管理、矛盾化解等工作,进一步延伸基层治理触角,解决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村民乡贤自筹自建,打造乡村聚闲亭,示范村社走出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善治之路。

三是效果显著成绩靓。通过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全区获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62个。“湾长制”案例被新华网、《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肯定报道。新同村“三治”融合的案例,被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布,并被经济周刊、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转载。

二、筑牢基础,擦亮乡村底色

一是人人住进安心房。严格落实“4类重点对象”住房鉴定全覆盖、改造全覆盖要求,对于C级危房修缮加固、D级危房拆除重建,确保了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累计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提升近万户。全区住房安全保障问题保持动态清零,实现了人人住“安心房”。

二是家家用上卫生厕。坚持无害化改厕模式,调整优化农村“厕所革命”补助方式,累计新建农村公厕72座;将室外无害化处理设施补助标准提高到1500/户,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近3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

三是村村通上“四好”路。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1100余公里,入户道路50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100%,村民小组通畅率达100%,村社基本实现20分钟到集镇,成功打通了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了街镇通达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四百”目标。

三、行有美,扮靓美丽乡村

一是农村垃圾分类治。2022年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9个,累计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14个,全区覆盖率超过50%。“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完成乡村污水管网建设67公里,新改建镇级污水处理厂27座,1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规范化整治。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农户覆盖率达7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5%

二是美丽庭院群众评。严格按照“功能美、风貌美、文明美”的要求,创建评比美丽庭院及文明农户300户,同时评比出“绿色家庭”18户、“最美阳台”10户、“最美庭院”10户,形成了人人参与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是面源污染科学控。建成废弃农膜村级回收点178个,实现对辖区街镇、村组的全覆盖,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共计1300余吨。化肥农药连续6年实现“双减量”,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农业绿色生产成效斐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政务新媒体

部门街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