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区政府工作执行情况

日期:2023-03-06

    一、2022年主要工作回顾

——“两地一城”破题起步。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园区十项工程”1,引进百亿级佰瑞德磷酸铁锂、芯和能源正极材料等“链主”项目,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集群量质双优,长寿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荣获西部第三、全市第一。聚焦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力承载中心城区国际赛事、会展重大功能布局,落地法国PVCP、美国DISCOVERY、奥地利本慧玛雅等国际知名IP,百亿级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动工开建,“一镇一品”推动全域人文农旅城深度融合,寿城山水近悦远来。聚焦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启动数字健康产业园、阳鹤山国医城建设签约引进瓦里安医疗、重庆药研院制药等大健康项目,推动生命科学研发、供给、服务、应用,树立起独具特色的“长寿”城市品牌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更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8.6亿元、增长2.6%,规上工业总产值1471.5亿元、增长3.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2亿元、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亿元、增长0.6%实现外贸进出口131亿元、增长43%。质量效益更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3.2%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6.7亿元,留抵退税总量全市第五前提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保持50亿元以上发展潜力更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超过全国全市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161.7亿元303.7亿元、增长39.4%15.8%,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5亿元、增长12.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比全市高出4.6件,市场主体总量7.6万户。

——大战大考成绩显著。全力战疫情,坚持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加强人、物、环境三方同防,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8·22”“11·05等本土疫情发生后,全区上下勠力同心,3名干部群众冲锋一线,快速流调、全面排查、精准管控、科学救治,以最小社会成本取得最大防控成效,最大限度保障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精准落实国家最新防疫政策,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全面推广全民中药普防普治普管,累计发放中药汤剂400万份,疫情防控转段总体平稳有序。积极展现长寿担当,仅用80建成投用全市最大规模健康驿站—长寿湾国际公寓酒店,组建三科农商城防疫专班,圆满完成全市生活物资应急保供重任。全力战火情,面对60年一遇极端高温天气,构建“3+19战时指挥体系,压实森林防灭火四级责任,3500余人常态开展“防、封、管、巡”,高效处置“8·238·27森林火灾全力战旱情,实施抗旱救灾三大工程2,突出抓好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保障,未发生农村人口因水返贫和整村连片缺水粮食综合产稳定在36万吨以上。

——发展环境安稳有序。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实施“反制”“铸墙”“净土”“攻心”四大行动,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开展危险化学品、经营性自建房、高层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8%10.5%。常态推进扫黑除恶,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刑事案件发案量下降15%,破获涉案金额300亿元的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全民反诈工作经验全市交流。全力推进3+4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2%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系统谋划、强势推动,聚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

高站位谋划统筹。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四年大变样、五年基本成形”工作思路,科学编制全域空间规划,细化制定4大类21个子项发展标准,构建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区域联动的“1+3+N规划体系,引领项目合理布局、精准落位。聚焦“两地一城”3个专项,建立总指挥部统筹、3个专项指挥部调度、30区领导担项目组长、68项目专员“一对一”服务工作格局,组建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全面推行特别重大项目“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特别重大项目62个、重大项目316

大视野招商储备。树立全球视野、绩效思维,签约项目105个、合同引资63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瞄准先进制造主导方向,积极跟进川维化工、三房巷BDO一体化等市长重点关注招商项目,引进百亿级项目2个、十亿级以上项目16个,实现工业引资532.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40.2%。更好兼顾需要与可能,科学确定165个年度重大建设项目,市级重大项目全年计划投资总量居全市区县,零碳社区等3个项目入选全市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试点。采取“授权开发+投资合作+建设运用”模式,完成长寿经开区智能装备、临港经济两大片区社会投资招标。

清单化推进落实。实施在建、开工、前期“三张清单”管理,设立2亿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池,扩面工业项目告知承诺制,强化项目并联审批,推动速开工、速放量、速投产,完成项目投资291亿元,实际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80%92%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34%10个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年内投。围绕节能降碳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争取新增政府债券25.7亿元,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4亿元、额度创历史新高。正式获批启用“三区三线”3划定成果,分类保障项目用地8662亩,用地审批“四同步”工作法4成为全市先进典型。

(二)坚持增量带动、存量优化,聚力增强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先进制造产业能级。施产业链链长制,“一链一策”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54.4%。狠抓新材料产业建链强链,依托欧洲重庆中心新材料基地等产业平台,引进川维化工合成树脂、壹石通锂电陶瓷材料等17个项目,投产恩捷锂电池微孔隔膜、华陆气凝胶复合材料等18个项目,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市1/4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加快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滚动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50个,推动45家企业“机器换人”,博腾制药获评全市5个灯塔工厂种子企业之一,建成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13个,3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位居全市前列。出台数字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落地康明海慧等15家生物医药企业,开展肿瘤靶向及免疫药物、HPV治疗药物研发、中试和转化,加快集聚集群发展。新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2家企业入围市长质量奖。

提高服务保障水平质效。大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高效融合,壮大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信息咨询,规上信息传输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11.8%。着力壮大实体金融经济,新增金融机构2家,绿色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2%86.4%建立政府类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全区产业基金规模扩大至64亿元。打造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139个项目通过“长江绿融通”平台融资107.6亿元、总量全市第。突出抓好企业用能保障,协调新增工业用气指标2亿立方米,克服用电负荷压降幅度全市第五的影响、保持工业用电增长0.9%,助力企业正常生产。

强化科技创新关键支撑。长寿经开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5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5,入选市级重点实验室2,渝化新材料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2家、科技型企业108家,86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施“气凝胶复合材料”“新冠新药关键中间体”等科技攻关项目37个,登记科技创新成果118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2.8亿元。提升创新扶持政策含金量,266个项目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0家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6亿元,兑付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800万元。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实施“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引进院士2名、重庆英才计划4人、鸿雁计划14人,成立1院士团队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三)坚持外提品质、内增底蕴,聚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加快同城先行发展,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隧道开工,市域铁路C7线启动预可研,国际方程式赛车项目完成市级论证,积极策划“上合·数字经济论坛”等国际论坛承办川渝文体赛事交流活动、全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等赛事活动200余场次服务“一区两群”布局,渝宜高铁通过国家铁路局可研评审,长垫梁绿色经济走廊有序推进,长垫梁货运铁路完成预可研,澄海新区规划基本成型。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编制实施明月山、合广长两大平台发展规划,加快推进72个年度合作事项,5个川渝合作共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73%,城宣大邻高速、合广长高速启动前期工作,四川港投集团与长寿发展集团交叉持股共建长寿港,携手彭州市开展“一对一”战略合作

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完成中国长寿城重点项目库设计启动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城市财富中心建设,实施城市提升项目89城市中轴线景观带等建成投用,改造老旧21、道路及人行道51.7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7万平方米、城市道路8条。智慧城市运管中心主体完工,落地数字孪生城市5运管平台建成“北斗+智慧城市”国家示范项目、新增4类场景应用,实现数字城管建成区全覆盖,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布局激发城市消费活力,金科美邻汇商圈开业运营,引进俏巴渝等名品名店35家,发放数字消费券带动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逆势增长5.5%0.7%。涵养区域人文精神,系统开展历史遗迹修复,长寿博物馆开馆唤醒城市记忆杨克明故居陈列馆建成投用,积极共建国家级非遗传习社,长寿非遗文化馆等荣获全国优秀公共文化空间,获评全国“书香城市”。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壮大现代特色农业,建成高标准农田5.1万亩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长寿橘纳入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长寿柚首次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加速人文农旅融合,规划实施明月山—黄草山人文农旅体验区、大洪湖零碳康养旅游度假地、长寿山文化公园等核心景区,长寿湖民宿文化村等5个项目建成投用,长寿国际慢城获评全国首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加快提升乡村风貌,委托重庆广阳岛公司先期启动5个镇域发展规划,新建“四好农村路”5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座,改造户厕2000户,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1个,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个、美丽庭院300,龙河镇、长寿湖镇获评“巴蜀气候康养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新增“三变”改革试点村25个,率先启动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地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荣获全市优质工程。

    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等“三城联创”6,实施小康动力重铸车间环保搬迁,开展龙溪河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试点,桃花河—龙溪河水系连通工程投入运行,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建成投用,坚决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1.9亩、森林覆盖率达50%,修复“四山”矿山生态525亩,治理水土流失510亩。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入选“三线一单”协同减污降碳国家试点,优化空间、交通、产业、能源结构,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84.9%,新增新能源汽车1063辆,落地全市首笔钢铁行业碳减排贷款投用年降碳133万吨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创建市级绿色工厂6、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下降3.7%,长寿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四)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坚持抓大、扶小、育新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保主体、增主体、强主体”专项行动。主动为1.5万户市场主体减税降费17.3亿元,建立6640万元风险代偿资金池助力119家企业获贷9000万元。分类拨付区级助企纾困资金2000万元,提供应急转贷资金8.1亿元帮助65家企业解难纾困,有效解决物流保畅等“78+25个难点卡点问题。专班推进培育服务市场主体五年计划,新增市场主体9080户、净增1954户。推动市场主体梯次成长,搭建“寿易贷”融资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395家,新培育限上服务业企业45家、规上工业企业15家,泓禧科技、望变电气、康普化学成功上市,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全市第一。

营造公平高效市场环境。实施营商环境提质十项行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四减一优”7,创新设置医保服务专区,大力推广电子证照,深化“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8,推进“一线帮办”“集群注册”9,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互联网+督查”满意率保持全市前五。积极创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设立重庆知识产权法庭长寿巡回审判站、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10全覆盖。健全反垄断监管体制,加强公平性竞争审查,查处价格及反不正当竞争相关案件14件,进一步破除行业垄断、交易壁垒。

集成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完成15家区属国企公司制改革,开投集团与盈地集团战略重组,长寿发展集团实现市场募资131亿元,区属国企资产规模、主营收入分别增长15.8%68.7%。推进区属重点国企与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上海瑞思不动产金融研究院开展REITs产业发展基金合作,积极探索“投资人+EPC新模式11共建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开投集团入股三科农商城、打造全市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深化国资经营评价和财政预算改革,盘活长寿湖水面经营权、长寿经开区多功能能源站经营权等存量资源资产23.2亿元,统筹财政存量资金1亿元,有效资金使用绩效。

推动更高程度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重庆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推广46项市级试点经验、完成8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启动12项自主改革创新,RCEP协定贸易额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6%以上。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长寿港海关监管场所封关运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再获商务部认定、入驻企业22家。西南地区危化品集装箱多式联运平台投用,新恒阳市级多式联运项目开库运行,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货6200标箱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完成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中期评估,实现离岸服务外包1.5亿美元。

(五)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聚力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坚决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援企、减负、稳岗、扩容,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品质,晶山幼儿园完成验收,新增3所普惠性幼儿园,桃花溪中学等4所学校招生、增加学位7590个,成功引进京东物流产业学院,重庆化工职院获评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经验获全国推广。精神卫生中心、疾控中心有序推进,区中医院医技大楼投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发热诊室全覆盖,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成效显著,人均预期寿命79.3岁、同比去年增加约0.6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加成,4000余种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新冠疫苗全额纳入医保保障和财政兜底20件年度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群众期盼已久的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动工开建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动态清零行动,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1%,全市成效考核连续3年排名前列。大力推进全民参保,引导法定人员应保尽保,城乡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95%以上。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覆盖面,启动3500套滨江区域排危纾困危旧房置换,如期完成“保交楼”2792套,“恒大·湖山半岛”成为全市首个整体履约交房项目,配租公租房10326套。持续优化公共交通出行,长寿汽车北站综合换乘枢纽建成投用,常态开行公交化列车3,新增学生公交专线5条。

充分彰显人文关怀。积极构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数据基座,规划建设癌症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健康宣教中心。突出关爱弱势群体,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6.1万人次,稳步提高残疾人补贴标准。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实施20家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新增民办养老机构5家,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分散供养特困老人3935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挂牌成立,76所幼儿园开展延时保育服务,儿童主任配置覆盖所有村(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