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3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九三学社长寿区委会:
贵委在政协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2号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我区中小企业智改数转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您的提案建议,立即落实责任领导和办理科室及人员,与区大数据发展局、长寿经开区运行局、区招商局、区人社局等单位共同制定工作方案。经我委与区大数据发展局等单位共同研究,认真落实相关意见建议后,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长寿区累计启动数字化转型项目261个,总投资超84亿元,培育数字化车间69个;培育市级智能工厂9个、先进级智能工厂3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个,市级未来工厂种子企业1个;市级5G全连接工厂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2个、市级工信化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个。已完成长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项目建设,成功接入企业38家。长风化学、国际复合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恩捷新材料等3家企业入选市级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博腾制药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搭建转型服务平台,解决行业痛点、难点。
一是大力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建成投用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长寿),打造全市首个数字化诊断服务、标杆引领、供需对接“能力超市”。引育高质量数商企业,集聚数商企业100余家,引入数商科技、交信物联、渝化工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落地。强化转型服务质量。累计组织专家团队上门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及“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上门诊断201次。
二是加快引进和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引入数商科技、交信物联、渝化工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落地。完成长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项目建设,成功接入企业38家。积极嵌入全市“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云晟同城双活数据中心(一期)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布局。
三是持续迭代升级产业大脑服务企业实战能力。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生态,成功揭榜建设全市“33618”先进材料行业产业大脑——天然气化工新材料行业产业大脑,聚焦化工产业链管理能力不足、企业关键设备维护成本高、研发知识获取难等突出问题,上线“压缩机预测性维护服务、设备能耗分析、NMP吸收剂流量控制服务”等“个性化”场景,为川维化工、渝化集团、中润新材料3家企业提供服务。年内预计接入企业105家,化工园区危险源监测6662处,非计划率下降3%,平均设备维护成本下降18%。加快赋能全市化工行业产业治理、精准招商和企业服务,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研、产、供、销、服”全环节数字化协同。
(二)挖掘企业数据资产,打通“数据孤岛”难题。
一是强化数字基建支撑,夯实智改数转底座。加快推进长寿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引进全市首个同城双活数据中心,纳入“东数西算”成渝枢纽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全市政务云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布局,目前已投产机柜4548架,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标准IDC、云计算服务,满足企业数据存储、计算及处理需求。同时,协助推动区内通信网络升级,扩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覆盖范围,优化数据传输通道,确保企业设备与系统间、企业与外部平台间数据高速、稳定交互,以强大的数字基建支撑中小企业智改数转高效推进。
二是深化数字资产管理,强化数据驱动效能。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成投用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长寿),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流程诊断及服务,整合企业内部及集群行业数据资源,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步上线西部数据交易中心(长寿专区)和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初步实现了数据确权、定价、入表、交易的一站式服务,初步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此外,积极开展数据资产化培训,联合举办首席数据官(CDO)培训班、企业数字化转型高级培训班,覆盖150余名企业骨干,提升数据治理与资产化能力。
三是深化场景应用创新,释放数字化转型动能。以“数据要素×”大赛重庆分赛为契机,积极发动区内企事业单位参赛,鼓励参赛者基于长寿区制造业数据资源,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开发数据驱动型创新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持续挖掘辨识度高、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打造数据要素赋能应用创新标杆,强化数据要素赋能行业应用,强化数据要素对行业应用的赋能作用。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重庆分赛中,我区6个项目获奖,2个项目获得第一名,2个项目获得二等奖,2个项目获得三等奖,占全市全部奖项的八分之一。此外,大力推动制造业数据多场景复用,支持制造业企业联合鉴微数字、云晟数据等数字企业,基于仿真、实验、生产、运行等数据积极探索多维度的创新应用。
(三)实施梯度培育行动,优化政策资金营商环境。
一是政策引领强化顶层设计。《长寿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了打造重庆市智能制造信息产业基地和物联网产业特色示范基地的工作目标,出台长寿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出台《长寿区支持科技创新财政金融措施36条》《长寿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扶持办法》《长寿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长寿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长寿区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重庆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计划(2025—2027年)》(长寿府办发〔2025〕4号)等一系列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文件,对新认定的市级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新模式示范项目、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工厂、5G 全连接工厂、创新示范工厂给予一次性补助2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市级未来工厂一次性补助80万元。对应用场景创新打造、企业数据资源开放、数据资产登记、数据流通交易、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资金补贴或奖励。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二是精准服务开展梯度培育行动。深入企业调研,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上门诊断评估工作,了解转型的难点,对关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转型的突破点,累计诊断、评估企业201家。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加强数转改革宣贯,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决心和行动,积极组织开展数字化专业技术人员讲座、培训,提升企业数字化素养、自诊断水平和转型发展能力,2024年利用赋能中心平台累计承接市级培训活动5次,服务四川广安、达州、渝东北、渝东南片区制造业企业300余家,企业管理技术骨干1500余人。大力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化减人”工程,围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开展企业培育服务,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重点培育博腾制药、小康动力等10家未来工厂种子企业,助力企业争取国家、市级、区级等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资金支持。2024年全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4.5亿元推动60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新培育数字化车间4个、智能工厂2个、先进级智能工厂3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个。
三是不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提速建设。夯实智慧城市底座,基本建成智慧城市运管中心,深化能源数据中心建设,实现能源数据汇聚共享。加快布局5G、千兆光纤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区铁塔、电信、移动、联通累计共建设5G基站1976个,其中电信与联通共建1064个,广电与移动共建912个;累计建设4G基站4196个,其中移动2380个、电信875个、联通941个。实现政府、车站、商圈、工业园区、乡镇人口聚集区等重点区域5G、4G网络全覆盖。全区已建成数据网络基础设施3个,包括:重庆云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西南地区单体建筑体量最大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同城双活”数据中心;电信长寿分公司与长寿区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电信(重庆)智能工业云基地”;中国联通建设的100T容量的长寿数据中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营造好数字化转型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文旅委组织辖区中小企业开展观摩调研数字化标杆企业活动,营造数字化转型氛围。通过典型案例推动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支持博腾制药等企业打造“灯塔工厂”,帮助中小企业打通互联网平台、上下游企业的联系。
二是打破“信息孤岛”、创造企业数据价值。联合区经济信息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在数字重庆“1361”的整体框架下,结合长寿区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储备、数字化水平等实际情况,逐步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典型示范、收益共享、安全可靠的数据流通交易市场,挖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数据价值,打造数据产品,实现数据交易和资产入表,打造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数据资产化应用典型范例。
三是打造政府引导的公共数字化转型平台。重点打造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长寿),用好用活平台,使之至少聚集上百家数字产品技术服务型企业和应用,试点推进数据治理等工作,使之成为产业共建、技术共享、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的核心平台。提供更多符合地方实际的经验模式和典型做法案例,为广大中小企业找到身边熟悉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使其更有信心去复制。
四是加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构建。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机制,推动底层数据的归集贯通。发挥重钢、川维、望变等大企业帮扶带动作用。推动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平台企业等通过行业引领、共享平台、整合供应链、人才引培等方式,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了协同高效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鼓励大企业建云建平台、中小企业用云用平台,以大带小集体转起来;也要鼓励小企业成功转型后反哺大企业的供应链和生态链,最终打造出共生共享、互补互利的生态共同体,从而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特此复函。
(联系人:周伟庆;联系电话:15213086605)
重庆市长寿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6月26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