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第六次会议第297号提案的复函

焦钱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长寿区中学课后服务项目的建议》(第297号)收悉。您提出的关于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长寿区中学课后服务项目的建议对推动我区义务教育提质增效,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西部教育高地有很强的指导性建议。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
区教委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求各学校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做到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有效保障。截至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作业总量时长有效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基本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同时区教委指导各学校立足校内资源,适当引入优质校外资源,充分调动家校共育机制,学校可结合实际组建多样化课后服务队伍,鼓励学校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积极参与课后服务;鼓励学校与总工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展览中心、红色基地、实践基地等单位开展合作;鼓励家长、各类志愿者为课后指导提供公益服务;鼓励退休教师、高校优秀学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企事业人才等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课后服务,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经区教委统一公开采购的第三方社会机构的课程和聘请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课后服务。各学校以校本课程和兴趣社团为基础,不断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形成以看护照管、作业辅导、体艺活动、课外阅读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延时服务机制。开展艺术科普、劳动实践、拓展训练等主题活动20余项,包括创客、足球、篮球、舞蹈、合唱、国画、手工、厨艺等50余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确保学有所获。
二、强化工作落实保障
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区教委主任为组长的“双减”工作专班,建立“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加强部门协作,成立全市首个教育行政执法大队,专门从事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双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将落实情况纳入督导考核。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三、凝聚思想共识,加强宣传引导
区教委会同区委宣传部,切实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宣传报道,形成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学校、教师、家长、专家等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谈体会,深刻理解“双减”工作的深远价值,让社会、家长、学生明确“双减”政策的实施意义,学校层面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消除家长的疑虑,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对各校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将传承优秀尊师文化贯穿活动的始终,引领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将尊师敬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典型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部署,在节庆活动中突出师德第一标准,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师德典型,弘扬崇高师德。联合有关部门创作推出一批让师生群众喜闻乐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好故事。构建多方参与。拓展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合作渠道,依托并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学校、家长与社区的“三位一体”机制。破解好社会环境不优问题,严格落实教育主体责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双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我区“双减”工作经验获教育部肯定并发文全国推广。
四、专职督学挂牌督导,促进双减有序推进
区教委安排了31名专职责任督学,将各校“双减”工作情况,纳入常态化检查的内容。每所学校的校门口,有责任学校公示牌,公开了教委的监督电话和督学的手机号码,畅通了举报途径。责任督学除开展自己挂牌学校的督导外,组团督导,帮助学校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双减”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4月30日
(联系人:钟显龙,邮编:401220,联系电话:4024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