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1MB0517704J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长寿区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长寿区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参与研究制订区属国企资产与财务管理政策和制度,协助区国资委完成国企组建、改制、拍卖、兼并、破产、关闭;国企工资分配;人事任免;投融资监管等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长寿区民兴路10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华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长寿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59 |
7.77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经济运行呈整体平稳态势 截止2024年12月底,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998.57亿元,同比增长6.91%;国有企业营收总收入83.57亿元,同比下降12.24%;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8.81亿元,同比增长70.07%;国有企业应交税费6.37亿元,同比增长47.45%;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59.90%,同比上升1.10%。 二、改革攻坚取得新突破。 (一)全力推进国企改革突破 聚焦关键指标、重点环节,完成止损减亏51户、压降企业管理层级19户、压降企业户数30户、国有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60个BP、融资平台户数压降3户、全面完成国企新一轮改革任务。 (二)政企分离改革落地落实 制定“一企一策”改革方案,组建改革工作专班,奋力推进改革任务,于2024年第一季度全面完成全区10户涉改企业改革,实现政企分离“脱钩”100%;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100%纳入集中统一监管,在全市第一季度指标晾晒中取得A档的优异成绩。 (三)国有资产盘活提速提效 通过与信达资产公司、与建行建融公司采取综合运用债务抵销、债转股等多种方式,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24年,区管国有企业盘活存量国有资产132.11亿元,完成率123.91%,超额完成25.49亿元;完成区管国有企业4413.49亩土地、112.88万㎡房屋的确权登记,权属登记比例100%;实现房屋土地资产核算入账率100%。 三、市场化转型迈出新步伐。 (一)持续深化长寿乡建集团改革 制定《重庆长寿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方案》,构建“1+1+N”的组织架构,形成以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开发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三大业务体系。 (二)着力推动重点子企业资产重组和市场化转型 长寿开投集团以长寿城市运营管理公司为载体,整合各子企业市场化运营业务,打造市场化城市运营管理综合体,化债政策出台以来,城市运营管理公司成为重庆市首批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的产业化转型类区县国企。 (三)高效完成东方物业公司改革任务 制定《重庆长寿东方物业有限责任公司改革方案》,完成公司属性功能定位、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科学压缩重置公司内设机构、着力优化人员配置、全面理顺公司管理体制机制等,增强公司核心功能定位,全面规范人员配备,实现“三会一层”正常运转。 四、国资监管构建新格局 (一)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 结合工作需要,将正科级事业单位升格为副处级事业单位,增加人员配置及领导职数,充实国资国企监管力量。 (二)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及干部教育管理 全国遴选事业人员1名,提拔29名国有企业中层及以上干部,配齐国资国企监管力量;组织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参加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等各类培训18余次,提升国资监管整体水平。 (三)持续健全国资监管制度体系 制定2个制度,有效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印发《关于加强区管重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的通知》,督促各区管国有企业严格执行债务风险防控“631”工作机制,实施常态化三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全面提升国企债务风险防控水平。 (四)加强国有资本运营管理 对国有企业融资实行备案制,针对不同性质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控,并制定指导线结合市场行情动态调整,优化债务结构。2024年,共受理国有企业融资备案785笔;多举措加强投资过程及投资后评价管理,2024年,审核国企投资项目22个。 五、风险防控取得新成效。 (一)全力防范平台债务爆雷 对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实行“国资委日研判、常务周调度、区长月调度、领导小组季调度”机制,实施常态化三级债务风险预警,强化资金统筹调度和应急处置,截至目前,未发生国企债务违约事件。 (二)着力推进融资平台债务化解 加大资产资源盘活处置力度,压降融资平台债务规模、遏制债务利息本金化;按照“三条标准”,推动融资平台实质性退出平台名单;充分运用金融化债支持政策,推动融资平台债务接续、重组、降息、置换。截至12月底,实现融资平台到期利息100%偿还,融资平台压降3户,有息负债压降51.76亿元,非标债务压降88.25亿元,6%以上高息债务置换367.46亿元。 六、存在的问题 (一)国企市场化转型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我区国企整体存在市场化业务占比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主营业务优势不突出、企业核心功能不显著、国有资本经营质效不佳、投资与回报严重不匹配等问题。 (二)国企债务风险防范压力大 全区国企进入偿债高峰,同时债券类刚性债务占比超50%,标债置换规模有限,刚性兑付压力大。 七、下一步工作思路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资国企监管能力,严守风险底线,化解国企债务危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韩素兰 联系电话:13*******18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