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重庆)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1MB1K86123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长江(重庆)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长江(重庆)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聚焦低碳产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孵化、科技服务、技术转移和产业技术资源整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引领支撑地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围绕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开展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运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咨询、服务、评估、人才培养与培训等。 | |||
住所 |
重庆市长寿区菩提街道菩提东路2766号科创院C栋3层 | |||
法定代表人 |
曹华刚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费来源 |
非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5 |
61.1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长江(重庆)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积极践行机构宗旨,服务地方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主要完成了研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低碳产业技术领域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及产业技术资源整合等业务活动。 一、技术研发与创新实践 低碳院致力于成为低碳技术领域的创新引擎。通过不断推动技术研发,低碳院已经建立了以国产化智能型RTU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通过系统的升级研制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还通过采用国产芯片,增强了设备的市场适应性和成本效益。人工智能(AI)领域,低碳院与国内AI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在节能环保行业大模型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初步实现将大语言模型完成本地部署,且能通过UI界面与大模型实现对话。根据企业需求研发能源双碳智慧管理平台,融合神经深度学习,依托公式建模型。采集数据严谨清洗,对标政策深度剖析,预知企业双碳走势。基于互联,构建采集分析全流程,感知传输,实时获取,自动分析。平台监测实时开展,风险预测精准实施,辅助各方节能减排,提升企业能源利用率,助力企业达成降本增效目标。与此同时,低碳院积极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技术服务及市场拓展 通过建立国产化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平台,低碳院不仅为自身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也为长寿经开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咨询服务方面,今年为园区某大型钢铁厂管道保温节能诊断技术服务。低碳院下属新能创智公司,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主业,在2024年参与园区智慧环保数据采集项目、数字化工厂改造项目等。下一步继续拓展园区信息化、数字化业务,并探索化工产业链数字化平台等方向。 三、产业孵化与未来展望 通过与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新能源装备技术产业园暨留学生创业园项目的协议,低碳院正积极构建一个集研发、孵化、创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这一平台不仅将促进新能源装备技术的发展,还将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初创企业。低碳院的产业孵化战略旨在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包括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帮助初创企业快速成长,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低碳院将继续扩大产业孵化的规模和影响力,努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低碳产业孵化基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周易 联系电话:18*******02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13日